吃酸奶是要死人的丨食在魏晋(奶制品篇)
东吴(公元222年—280年)有个人到邺城(今河北临漳县西、河南安阳市北等地),人家请他吃饭。有一碗白生生嫩嘟嘟的菜,豆腐似的,戳一下,就颤颤;送入口,味儿酸,但不像醋似的酸,更绵软些;回味一下,似乎又有点甜。
那人吃了,大吐特吐,强撑病体赶回东吴,面前儿子的轮廓竟都看不清了!他心中凄然惨然,弥留之间痛陈:“那道菜...有毒!我,我怕是不行了。好在...他们北方人也吃了,有北方人垫背,我死而无憾!”他儿子放声大哭,棺材订好,寿衣备上,只等下葬。过了几天,他爹好了!
当然得好!这人吃的是乳酪,就是现在的酸奶;水土不服,一时上吐下泻是有,但离死,可就差太远了。
这事儿被邯郸淳(约公元132年-221年)记在了《笑林》里,当笑话看,但江东(今江苏南京、浙江绍兴、江苏苏州、江西南昌、安徽庐江县等地)那边不惯吃酪,别说三国年间,就是到了百年后的东晋,也是如此。
陆逊的侄孙陆玩(公元278年-341年)拜访丞相王导(公元276年—339年),王导请他吃乳酪,回去就生病,“通夜委顿”,蔫了。于是半调侃半责备地写信给王导:“我这个南方人哪,吃了你招待的酪,差点儿就成了北方的鬼。”
陆玩他们虽这样说,但在北方,乳酪其实也是很珍贵的东西。曹操得过一杯,只舍得吃一点儿,剩下的都分给了大家。邯郸淳是曹植“四友”之一,大概能有机会尝一尝,但要说常吃,那就不太可能了。他笑人家东吴人没见识,自己其实也未必吃过多少,五十步笑百步而已。
不过,再往北走,到匈奴、鲜卑、羯、氐、羌——就是“五胡乱华”的五胡——住的地方,酪就常见了。
他们是胡人,汉武帝时刘细君远嫁乌孙(公元前105年),说胡人“以肉为食兮酪为浆”,一贯的吃肉喝酪。刘细君写这首《黄鹄歌》,有点嫌弃的意味,但这嫌弃其实是相互嫌弃,汉人吃不惯胡人的食物,胡人也未必觉得汉人的东西好。给他们吃的,人家觉得,还是酪好!
所以王导的后人王肃(公元464年—501年)初逃到北魏时,别人看他饮食,吃的是鲫鱼羹,喝的是清淡茶,不吃羊肉,也不喝酪,便有些看不起他,给他起了个绰号叫“漏卮”。 卮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,“漏卮”,就是笑王肃捧着茶壶不撒手,喝茶总不饱的意思。
垂鳞纹卮,西周晚期
但王肃在北魏呆了几年,慢慢习惯了胡人饮食。有次宴会,他吃肉喝酪,大快朵颐,把孝文帝拓跋宏(即元宏,公元471年—499年在位)给震住了,忍不住问:“王肃,你不是南边儿过来的么?之前不吃羊肉不喝酪的,现在怎么吃起来了?”
不过,吃胡食是好事,所以拓跋宏也不纠结这个答案,不等王肃回答,又起了另一个问题:“你是吃过南北食物的人,那你现在说说,是南方的鱼羹好,还是北方的羊肉好?是南方的茶好,还是北方的酪浆好?”王肃从萧齐逃到北魏,又是汉人——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拓跋宏这个问题,可不只是单讲食物的问题。
于是他沉吟片刻,谨慎作答:“羊,是陆产之最;鱼,是水族之长,这两样各有各的好处。非要比较的话,羊肉就像是齐鲁大邦,鱼呢,就好像周边小国,当然还是羊肉更好。至于喝的么,茶可就太不中用了,只配给酪作奴。”
这吹捧话一出,君臣展颜,孝文帝还很有兴致地出了个谜语叫大家猜,猜中了赏金钟。王肃心中石头一落,可还没等气松完,彭城王拓跋勰(即元勰,公元473-508年)的问题就追过来了:“既然你说羊肉是齐鲁大邦,鱼是周边小国,那你平时为什么还要吃鱼?”这一下,王肃松下的半口气又提到了嗓子眼儿。
彭城王拓跋勰是拓跋宏的弟弟,从小聪慧过人,也是拓跋宏推行汉化改革的得力助手。只是他向来不大喜欢南方人,觉得他们重清谈,轻社稷,平时只爱涂脂抹粉,大多是无能于国事的花架子。给事中刘缟仰慕王肃风姿,学他喝茶时,拓跋勰还专责备过刘缟:“你好的不学,偏学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!逐臭之夫,东施效颦,说的就是你!”每次宴会奉茶,拓跋勰也都以喝茶为耻,从来不屑一顾。
现在他追着问话,怎么办呢?王肃只能在心里默叹口气,脸上露出些乡愁:“彭城王,毕竟都是故乡之物哪!”
拓跋勰不以为然,但好歹也给了王肃几分面子,没再继续问下去,只叫他明天到自己宅邸来,“请你吃小国食物,请你喝酪奴”——从此以后,茶就有了个外号,叫“酪奴”。
这样贬茶捧酪,是当时南北分裂,大家互相攀比所致,和东西本身,其实没什么关系。茶当然很好,北方的酪,的确也不差。
祁连山一带,有石羊河、疏勒河、黑河、猪野泽、居延海、冥泽....还有松柏森林,茂盛草原,更不必说天气,冬暖夏凉,是个放牧的好地方。牛羊肥,做出来的乳酪自然也不错。翻碗将它们扣在草上,白生生一块块地凝住,颤颤巍巍,绝不会有分毫散开。用这种乳酪做出来的酥,品质也好,叫“百年酥”,据说吃了能延年益寿。
酪是怎么做成酥的,《齐民要术》里专门记了个“抨酥法”。
早上起来,先把酪倒到甕(即瓮)里,搁阳光底下晒一天。晚上天黑了,就把杷子取出来——这东西是夹榆木做成的长柄工具,最前端球似的,上开了四个直径三厘米左右的小圆洞;杷子取出来后,用力抨打乳酪,最好每一下都能碰到甕底。一顿饭工夫后,加热水稀释,继续打,打到酥出时,就加冷水继续打,直打酥在甕表面满满浮上一层,就可以捞了。两个人合作,一人捞,一人打,捞完为止。这时候的酥,还只是生酥;若想要熟酥,得把生酥放到锅里,用缓火慢熬,等听不到沸腾声时,熟酥就成了。
熟酥还能再炼,炼出的叫醍醐,这是酥中的精华。既然是精华,那炼化当然就不很容易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,醍醐是酥中的极品,一百八十多斤的酥,能熬三四升醍醐出来,就算不错了。因此前燕与东晋交好时(约公元333年—348年),慕容皝送醍醐给顾和(公元288年—351年)。堂堂执政之尊,送出手的,也不过区区十斤。
醍醐这样珍贵,佛家宣化示人的时候,就很爱把它比作佛法。譬如《涅槃经》, “从牛出乳,从乳出酪,从酪出生稣,从生稣出熟稣,从熟稣出醍醐,醍醐为上”,“言醍醐者,喻于佛性”,是说想要成佛,非历经九九八十一难(或者更多)不可,不要妄想一蹴而就,得像出醍醐似的,从没有开化的乳,慢慢“熬”出佛性。
还有个成语,叫“醍醐灌顶”,比喻听了某人的意见,给自己很大启发,也是出自唐代的《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令问维摩,闻名之如露入心,共语似醍醐灌顶”。佛法珍不珍贵?珍贵!教你佛法,就像是把难得稀有的醍醐送你似的。
除了比作佛法,醍醐还能比作人。
北宋王谠(生卒年不详)在《唐语林》里写的这个故事:有人评价唐代名臣穆宁(公元716年—794年)的四个儿子:老大穆赞像酪,老二穆质如酥,三儿子穆员是醍醐,小儿子穆赏,似乳腐。我第一次看到称赞人用这种比喻,一家四口出门,像当街泼了十斤牛奶,再涂滑一层奶油,乳香四溢,很有点滋味。
醍醐穆员是精华,乳腐穆赏,也不差。五公斤鲜牛奶,大概只能做出一公斤乳腐,只是它名气没醍醐那么大,晃眼一看,乳腐这两个字儿还经常被看错:咸腐乳,怎么搁奶制品里了?因这样的易错,后世有很多人觉得乳腐的确就是腐乳,只是流传过程中抄错了。但也有人反对,觉得它是加了奶的豆腐,或者说它是干酪...众所纷纭,莫衷一是。
乳腐其实是奶豆腐,古时候也被写作“乳饼”。最早记载,是在隋朝谢讽写的《食经》里,后来人们常用它食疗治病。譬如孟诜《食疗本草》中就说,切成豆子似的小块儿,用面拌了,再放在醋浆水里煮沸,吃了能治赤白痢。现在的奶豆腐,大概已不入药了,吃法也多了不少。
譬如内蒙古那边的奶豆腐,可以直接用手掰碎了吃、浇糖浆做拔丝、放到奶茶里当添头,还能等烤到表面金黄,皮酥焦脆后再入口,咯吱咯吱,满口的奶甜香。
奶豆腐
能有这么好的酪,做出这么多花样的奶制品,天时地利人和,除了老天爷赏饭吃,还得自己用心经营。北魏(公元386年—534年)在畜牧上的确费了不少功夫。它是鲜卑拓跋部建国,一直以养牛羊、打猎为生,后因北方天气恶劣,雪灾、寒流不断,沙漠面积扩大,水草不美,牲畜大量死亡,连换了好几个地方,部民生活都很困顿,才选择南下中原。
恰逢当时西晋八王之乱(公元299年-306年),司马家的宗室亟需胡人外援,拓跋部捡到机会,逐渐发展,后来竟一统北方,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混战。
北方统一,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疆域更广,能养马养牛羊的地方更多了。所以太武帝拓跋焘(公元408年-452年)出征,沿袭北方少数民族一打仗就抢牲口的习惯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无论打南打北,就爱抢人家的战马牛羊——光太平二十三年(公元429年),他打柔然,就强掠了500多万匹马。一只只长队伍拖回来,安置在不同地方,举目眺望,畜牧车庐,弥漫山谷,肥白身躯,颤颤拥拥,真可谓满眼风光尽牛羊,颇感富足,甚觉有钱,欣慰!
不过,抢,肯定不是长久之计,也不是年年都能遇到的,何况牛羊生长需要时间、北方政局渐渐稳定、天下虽大,地势不同,像从前北方草原似的随便放牧,也是不可取的,所以北魏专门建了四个国营牧场:代郡、漠南、河西、河阳,规模都很大,譬如河西牧场,光马就有200多万匹,是西汉时整个牧场马匹总和的五倍,每个牧场也都有自己的作用。
代郡牧场,主要供应战马皮毛等军资,是北魏第一个国家牧场;河阳呢,负责京师战马供应,但产出的牛羊马,也会拿到市场上卖,算“混合制”。河西就是纯粹的买卖生意了,但它里边儿的牲口(还有100多万峯骆驼!),大部分都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;漠南牧场的情况类似,也是抢掠来的牲畜,只是平时拿来抵税,拓跋部算术了得,打的这一本万利的好算盘。
国营以外,北魏胡族不少,私人牧场也很多。大家有了固定地方,不用颠沛流离地找水草,便开始琢磨怎么养,才能养出好牲口。譬如大的牲畜,要在晚上加强喂养;猪饲料最好用麻籽,煮熟以后,加少量盐,那就很好了。
若养羊,一年的时候很重要:春天春气软,公鸡喔喔喔一打鸣,就要出圈放牧;夏天盛暑时节,尤其中午,必须要避热,不能趁着阳光赶牧,否则尘汗相渐,羊要长癣疥;秋冬时候,霜露降,天气汗,若要放牧,就得等到日出之后...这时候饲养技术有了很多新发展,并且一直被后世沿用。
元代的官颁农书《农桑辑要》,三大农书之一的《王祯农书》,里面养羊的方法,几乎全部照抄《齐民要术》,用的仍是北魏时的方法。
相比起北方,南方虽然也有牧场,但经营就乏善可陈了。因当时向来得老天眷顾,两汉(公元前202年—8年,公元25年—220年)、北魏(公元386年—534年)、隋唐(公元581年—907年)都极力经营的自然牧场——凉州(今甘肃武威)。
魏晋时候(此魏指曹魏,公元220年—420年)政局十分不稳,先有魏蜀相争(公元221年—263年),兵战不断;后来西晋建国(公元266年—316年),虽然平定蜀汉,但当地羌人不满西晋政策,朝廷任命的刺史千里迢迢过去,来一个杀一个,来两个杀一双,朝廷心思都在安民上了,哪有功夫养牲畜?所以魏晋牧场,地点也和其他时候很不一样。
曹魏时,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的东郡境内(今河南濮阳西南,滑县东部一带);西晋沿袭曹魏地段,但范围有扩大,包括司州、冀州南部等地,大概是现在河北省南、河南省西、北,陕西省南这些地方,但都离京师洛阳很近。
这些叫做“外牧”,还有一类畜牧场,是设在京师或者京师附近的厩场,叫“中厩”。里面养的牲畜,少部分是拿来祭祀,或者给皇家及中央高官吃的,大部分是京畿部队的战马,能看不能吃。
黄河下游这些地方,畜牧条件都比不上北方,加上汉人对牛羊需求少,规模当然也不会很大,所以曹操偶然得酪后,才觉得珍贵,要写一个“合”字儿,每人分一口尝尝鲜。
相关阅读:
参考文献(滑动查看全部):
《三国志》《晋书》《魏书》《南齐书》《北齐书》《北史》《南史》
《笑林》《启颜录》《唐语林》《涅槃经》《齐民要术》《世说新语》《荆楚岁时记》
《中国风俗通史•魏晋南北朝卷》
《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》吕一飞
《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》朱大渭
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》竺可桢
《我国古代食物的加工与贮藏技术》邵万宽
《甘肃古代饮食名品拾遗》高启安
《<齐民要术>与北朝胡汉饮食文化的融合》王玲
《_齐民要术_与北魏的畜牧业生产》王磊
《_齐民要术_与生态农业》齐金池
《_齐民要术_中的商品生产和商贾经》李继华
《_齐民要术_中农产品加工的研究》杨坚
《_最后一个女土司_中的民俗文化》滕峥
《北朝家庭形态研究》邵正坤
《北朝时期的库莫奚族》冯继钦
《北朝时期的林业及相关问题研究》赵延旭
《北疆历史农牧业地理》满孝永
《北魏牧政研究》马旭东
《北魏前期农牧关系的演变》张敏
《别具特色的甘肃藏民饮食》张汉武
《茶为_酪奴_论析》王柳芳
《从_齐民要术_看南方饮食文化的北传》李荣华
《从_齐民要术_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烹饪技术》穆祥桐
《从_齐民要术_看我国古代畜禽饲养技术水平》马万明
《从_齐民要术_看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畜禽术》马万明
《高台魏晋墓壁画农牧图研究》巩家楠
《古代饮食略谈》史双元
《古籍记载的中国乳业》刘贤俊
《古籍中的_酪_字含义辨析》顾佳升
《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》徐臣攀
《浆的历史演变与发展》董跃进
《酪浆与茗饮》周双林
《论北魏的畜牧业》王磊
《论北魏前期的_新民》张承宗
《略谈_齐民要术_的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成就》马万明
《略谈_齐民要术_中古代山东的蚕桑技术》杨继玲
《墓葬壁画所见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畜牧业_以河西走廊为例》孙彦
《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》张维慎
《契丹人发明了火锅》张昕
《千年飘香之寒食_醴酪_齐民要术_醴酪_制作技艺解析与文化解读》赵建民
《浅论北魏畜牧业的发展及影响》张艳丽
《浅析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的_畜牧图》马文涛
《乳清奶酪酥饼的加工工艺及其品质功能特性的研究》吴姝宓
《三国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》李并成
《少数民族的茶俗》王文
《试论北魏的官营苑囿与国营牧场》陈金全
《释_酪》许良越
《菽海飘香_豆制品溯源》杨坚
《肃北蒙古族传统习俗》张汉武
《唐代樱桃文化》高婧
《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日常生活》陈宇
《魏晋北朝河内郡研究》权玉峰
《魏晋官营牧场分布的历史考察及其影响》刘华
《魏晋南北朝菜肴史》邱庞同
《魏晋南北朝开发西部的政策及其得失》王劲
《魏晋南北朝农史研究述评》唐秋雅
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牧经济格局的历史考察》刘壮壮
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进与退》刘磐修
《魏晋南北朝时期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特征》远山
《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游区域的饮品文化》王俊国
《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武术发展状况研究》赵启超
《魏晋之际河西走廊经济主体的演变》蒋福亚
《西藏的饮食_五宝》薛德云
《香格里拉的藏民生活》张东平
《中国干酪发展与战略研究》刘建平
《中国古代_酪_考》张和平
《中国古代乳制品考述》刘双
《自然环境变迁与北魏的兴衰》张敏
《汉唐时期春节的饮食习俗》姚伟钧
《漫论日本汉文小说集_含饧纪事》孙虎堂
《汉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意义》李旭
《_乳腐_与豆腐》刘朴兵
《_乳腐_考》刘朴兵
《腐乳名称考释》张平真
PS:若喜欢本文,记得分享至朋友圈或点击文末右下角“好看”哦
往期珍赏 · 珍品目录
(点击图片 即可阅读)
好展览,就像是会炼金术的魔术师。
颜真卿的一生
这个春节,不用再宅在家啦!
投稿事宜:
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“投稿”,获取具体信息。
文 博 / 历 史 / 文 化 / 展 讯 / 馆 舍 推 荐
微信ID:atmuseum
微博:@博物馆的那些事儿
QQ群:博物馆.看展览交流群
742989656
微信群: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
(该码为小编工作微信号,
加入交流群请在添加时备注“加群”)